第1270章 飞弹飞向云外
两天后。
就在NASA那边因为高血压而被迫入院的麦可·格里芬局长终于悠悠转醒时。
华夏,琼省。
常浩南正坐在一台第二炮兵的指挥车上,透过车窗看向外面一片郁郁葱葱的杂草地。
他虽然在鼓捣试验田那会儿恶补了一段时间农学知识,但也实在看不出这些到底是什麽植物。
总之得益于热带的良好气候,长势可以说极度旺盛。
别说是侦察机或者侦察卫星,就算是坐在车里,他都不太能看得出这下面竟然隐藏着一条标准很高的水泥板路。
甚至足以通行几乎没有越野能力,就连机动性都并不算强的HY4330半挂拖车。
「我说杨旅长,你们这伪装做的挺好啊……」
他有些感慨地咂咂嘴,对坐在旁边的旅长杨光说道。
「没办法……既然咱的飞弹性能有限,那就只能在主观能动性这块努努力了……」
无论东风31还是东风31A,甚至包括东风21,都还不具备新一代弹道飞弹标志性的无依托发射能力。
直接拿东风31改过来的快舟一号自然也不具备。
也就是说,虽然有能力机动,但发射之前仍然需要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发射阵位。
当然,这种阵位已经无需准备像是发射塔架这样根本藏不住的大家伙,因此在设置灵活性上还是远超更往前一代的老家伙们。
而常浩南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前往的,应该就是这麽一个地方。
不可避免的,本次发射势必会暴露一些准备已久的秘密。
但一方面成功之后的收益实在太大,完全值得付出一些成本。
另一方面,从华夏发射的飞弹要想到达北美,最近的路线是跨越北极上空而非横穿太平洋,所以布置在长江以南的飞弹发射阵位实战意义本来就比较有限。
总之不亏。
在指挥车的中部固定着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不过上面并没有像过去训练时那样显示出由上级给出的攻击目标。
而是像一台普通家用电脑那样,播放着卫星转播的电视画面。
「各位观众,在决策层领导做出最终批示之后,海军登陆舰部队丶航天科工集团和国家航天局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已经调取了一枚刚刚出厂的最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前往最合适的发射位置……」
女主持人站在风中,声音嘶哑地对着话筒大声喊着:
「尽管这一型号运载火箭尚未进行过任何一次发射测试,甚至执行任务的模块化卫星也是第一次投入使用,但本次任务意义重大,华夏作为大国责无旁贷……」
「……」
在她的身后,一辆被涂成通体白色的HY4330发射车正在一系列引导车的护送之下驶上刚刚服役不久的「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
当然,这是在昨天上午就已经提前拍摄好的画面,并不是真正的直播。
但因为细节处理到位,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破绽,但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被人察觉。
车队在石板路上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相对平坦的高地中间靠边停下。
只有排在第三位的飞弹(火箭)发射车绕开前车继续向前,来到了一处明显是刚刚才被清理出来的混凝土平台上。
相比于发射前需要成百上千号人伺候的传统液体火箭,固体燃料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事前准备工作同样繁琐,但就发射任务本身而言,只需要很少的保障资源即可完成。
而在这个略显简陋的发射场地周围,一系列媒体车辆早已经部署完成,只等着最终的主角进场——
别的画面可以提前制作好再拼凑起来,但最后的实际发射无论如何都得真正直播才行。
周平建从车队稍微靠后一些的另一辆指挥车上跳下来,以完全不符合年龄的敏捷性小跑到常浩南面前:
「常院士,二炮的指战员们正在进行发射前最后的数据核查,您看入轨之后的信号中继传输工作……」
因为确实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发射纯固体火箭,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飞弹旅长指挥全过程。
但今天这又是媒体直播又是新闻通稿的,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所谓「快舟一号」到底是个什麽玩意,但也不能真的一点都不演。
所以,只好由贵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和太空渔船项目副总指挥的周平建担纲本次发射任务的负责人了。
当然,真正下达具体指令的的,仍然会是杨光旅长。
「放心吧……」
常浩南反手关上车门,一马当先地走向位于高地另一边的临时指挥所:
「我们今天启程之前,青鸾二号星座就已经完成了姿态调整,保证能提供持续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丶清晰度不小于480P的稳定视频中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