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意思都没有。”
周爸先是一愣,随後反应过来。
确实,对孩子来说,一篇故事能不能看的下去,首先是好不好看。
然後才是其他。
《小草》和《野蔷薇》在大人看来有着教育的主题,但对孩子来说就是枯燥。
《小熊和蜜蜂》虽然深度不够,但确实有趣。
轮到最後两篇。
周佳慧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星,理由是小女孩太可怜了。
《丑小鸭》五星,因为她喜欢最後的结尾。
点击,提交。
“搞定。”
小大人般一拍巴掌,像是完成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正要看其他栏目的文章,周妈的声音传来。
“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父女二人这才离开书桌前。
类似周家这样的情况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孩子自己看书。
订阅《儿童文学》的群体是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
这些孩子初步有了自己的欣赏能力,关於新的精品文章的调研正源源不断的回传到杂志社。
……
“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到社团周了,你们社团有准备么?”
晚自习放学,陆清风和和刘鑫,侯晓兵,吕辉三人在学校後门的小吃铺买炸串。
吕辉提起一个目前校园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有什麽好准备的,每年不都那个样,做做样子,找记者过来采访一下,走个形式。”
侯晓兵咽下嘴里的炸鸡柳,吐槽道。
旁边的刘鑫深以为然的点头。
三中不是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市里也排不上号。
但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
高中社团对学生来说其实真的意义不大。
参加是参加了,但没多少时间参与社团活动。
毕竟国内又不是霓虹,美利坚这种快乐教育。
下午两点半就放学了,留足时间给学生过社团生活。
所以就有了社团周的出现。
每个学期,有一周的下午让学生尽情参加社团活动。
活动是好的,但实际没有多少学校能实施,能空出一天就不错了,一周想都别想。
而且,基本也只有高一高二参加,高三该干嘛干嘛吧。
没办法,这就是现实,学校,老师,父母都紧盯着学生分数,谁都无法承担成绩下降的责任。
像是侯晓兵就没有参加社团,他也没那个时间。
而刘鑫这些差生就无所谓了。
刘鑫人高马大参加了篮球社,吕辉则在乒乓球社。
包括陆清风也是最近才知道,自己是电影社的人。
“篮球社申报了五对五的比赛,乒乓球社也差不多,阿风你呢,电影社还和过去一样拍短片么?”
“啊?我也不知道?”
陆清风正没滋没味的嚼着炸小鱼,心思完全没放在几人的谈话上。
自从前天,文章刊登杂志的事情在学校传来,迎来意识深处的九尾狐异动开始。
今天《儿童文学》杂志发行,他就感受到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
以至於今天一整天的时间,他都没心思做其他事情,一直关注着传承的异动。
到了晚上,他能感觉到,距离第二次的激活,只有一层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