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郑槐和探花温巽接过学报看了眼,也?瞧出几分来,露出疑惑。
项府尹好似怕三人都多想,呵呵地笑着解释一句:“高侍郎当年亦是状元郎,才学出众,能得?其指点难怪俞状元金榜夺魁。”
俞慎思亦客气笑道:“府尹大?人消息灵通。晚生说?没有?高侍郎指点,府尹大?人恐怕也?不信。实不相瞒,晚生的确得?过高侍郎点拨才开悟。”
“原来如?此。真是名师高徒,状元指点出状元,高侍郎与俞状元果?真皆是满腹经纶。”
第103章
再说翰林院。俞慎言因品阶低,传胪大典轮不到他前去,上值后便在史馆内整理?史料。
六年时光,勤勉不怠,如今西北各部史已经修得差不多。他也不似前些年那般繁忙,偶尔偷闲,与同僚喝茶闲谈。
最近同僚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他幼弟之事。
幼弟当年年少高中解元,名动翰林院。如今又先后中会元,被钦点状元,可谓三?元及第。大盛朝开国以来第一人,此份荣耀,谁提起不会议论几句?
同僚黄典籍是个?年过四旬的中年人,性子闲散随和,笑哈哈地同他说:“高侍郎与令弟,姑侄二人两状元,也可传为一段佳话?。”
俞慎言笑笑,提起茶壶边给黄典籍续茶边道:“说来,舍弟还真的要谢高侍郎的点拨。”
黄典籍慢悠悠地品着茶,好似回顾起往事,微微眯着眼看向门外,幽幽地道:“高侍郎当年在翰林院时写?下?的那篇《盐课论》,文采斐然?,见解独到,有?血有?肉。户部以此论定策,整顿了大盛开国以来盐课混乱局面。令弟本乃解元之才,再得高侍郎指点,自当不同凡响。”
俞慎言亦看过那篇《盐课论》,他不得不承认,高明进?有?济世之才,今时今日?他也不否认这一点。
可即使他满腹才华,也掩盖不掉他杀妻杀子的罪行。
黄典籍的话?刚说完,旁边就有?一位同僚将话?接过去,“当年高侍郎殿试的几篇策对,也不输如今的俞状元。”
又同俞慎言说笑道:“知?简啊,如今西北各部史也编修差不多,这其中你的功劳最大,也是要挪个?位置了。”
史馆的同僚这几年偶尔会替他惋惜。同年进?士,文章才学不如他者,有?的在地方干得风生?水起,有?的在朝堂衙署升迁,或者参政得上头大人们看重,而他还是史馆一个?不起眼的八品兼修。
这挪位置自然?是指他升迁,而且暗指靠着高侍郎。
他将来仕途,不是他所想就能定的,得看上头是什么安排,不知?道高明进?会不会又插一脚。
-
再说另一边。恩荣宴设在礼部。
自主席内大臣到填榜、印卷等官员的席案设在礼部大堂内,其他的官员及三?鼎甲与宗室中榜者则在外侧露台,其余于露台下?。
本是庄重的恩荣宴,因为主席内大臣肃王是出了名风趣幽默之人,严肃的场面没撑过三?巡酒,就轻松活泼起来。
在露台上就能听到大堂内一片欢声笑语。
肃王发话?尽情畅饮,不必拘谨,带头说笑,众人酒酣后更是没那么多讲究。
俞慎思从开宴就开始研究面前的吃食。倒不是多饿多馋,而是在研究先吃什么能够喝酒时不易醉。刚刚几杯酒,他现?在便已经觉得身体有?些发热。
肚子填半饱时,坐在旁边的郑槐和温巽先来敬酒,他稍稍饮了些乳酒。随后目光便望向露台下?的其他进?士,许多人目光都朝他这边望过来。
俞慎思扫过,见到不少进?士一边看着他一边和同桌的进?士窃谈。毫无疑问是为了学报上所提之事。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