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国东郡太守吕安发出了请帖,邀请东郡内最后留下的有识之士入府一叙。收到请帖的个个都在家宅中纠结许久,觉得此宴并非好宴,然而淫威在上不得不去。
谁料等他们收拾好了心情硬着头皮赴宴之时,见到的却是一袭靛色深衣外罩直坠大氅的吕安亲自来待客,这简直是非常之谦逊的待客态度了。
青年以白玉为冠,眸明亮如点漆,肤色白皙模样极好,见到他们还客客气气一拱手,然后邀人入了一处庭院。
既是庭院,自然也不可能会有整齐的座次,这位年轻的太守倒随意得很,众宾客也只能随意落座。正当心中惴惴之时,忽而一种极其馥郁典雅的香味逸散而来,竟将他们惴惴不安的心抚平了大半。
众人纷纷寻香看去,就见这位吕小郎正为众人点香。
焚香待客,是东方五国这些年渐渐兴起的一种社交文化,而这秦国来的少年郎做起来极为熟练且优美,便是其选用的香品亦是他们不曾嗅过的香气,连绵婉转,烟气淡不可闻,夹杂有花香、蜜香,似乎又有一点点冷冽的凉意。
人说闻香识人,就着香气,仿佛就能看到一高雅之士立于山峦之巅峰抚琴,山间凉风托起他的衣摆,看似温文儒雅,实则极为冷冽。
这这这,这香气好生高雅,又变换奇多,当真是闻所未闻。
没有闻过就对啦,此时还是单品香时代,像吕安这种将各种香料碾碎配成合香的品香方法还没有出现过呢。
吕安将香炉盖子掩上,指尖轻勾案上古琴以一声琴音唤回众人思绪,他冲着众人拱手笑道:“安到此地有些时日,然因诸多事务未曾一一登门拜访,着实失礼。”
“今日邀请诸位前来,不为国事,仅烹茶论雅,诸位自可尽性无妨。”
第232章 大国崛起(15)
战国之世, 秦国虽以强势力压天下成为七国之首,然就文化而言, 无论是根基还是形式, 尚远远不如中原六国。
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非是秦国地处边陲,外来文化影响不到。恰恰相反,秦国可以说是七个大国中外来人口流动最多的国家, 会有此结果,实则是因为秦国的文化建有壁垒。
在孝公允商鞅变法之时,商君便定下了治理秦国的方针,那便是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
前二者在秦国崛起道路上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
统一赏罚使得秦国上下一心,要得到赏赐唯有战, 要避免刑罚也只有战,赏罚二字便将秦国所有人都绑在了秦国这辆无法停止的战车之上, 而统一教化更是让这二点能够实行的重要保障。
为何?
因为在商君的计划中, 统一教化的目的是要让秦国的民众们知道唯一能够让自己成功的地方那就是战场。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自然不能让别人的学说进入秦国并且发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