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或者解释成尉缭这个人啊都可以。
当时的文化圈子比较封闭,想来想去大家觉得解释成助词比较好,就当做是语气助词比较恰当,这也是表示对先人的尊重。
然后……
55L:我都没有注意到教改!按照楼上大神的话,现在改了是找到了决定性证据啦?
56L:嗯。
57L:!!!大神求解释啊!!证据是啥,他们这对是我的初心啊!当年我还和闺蜜就始皇爸爸年下还是尉缭师兄年上大战了八百回合咧!!
顺便一句,我站师兄!
温柔儒雅的师兄欺负聪明活泼小师弟什么的最好吃啦!
58L:楼上你……
59L:聪明也就算了……活泼……(迟疑得捧起课本看一眼画像)
60L:古人的画像那能看吗!?那都是往丑里画的哎!!给你们看一下我的珍藏!心爱太太的人设图!【吕安人设图】【尉缭人设图】【师兄弟人设图】
61L:好看!!这是什么神仙太太!!啊啊啊这脖子锁骨眼神!这拈花一笑什么的太好吃了!
62L:哼哼,这还不够呢,尉缭后期也有上战场,所以给你们看铠甲缭【策马扬鞭尉缭.jpg】
63L:啊啊啊啊!!太A了!!艾玛,秦朝玄甲真的太好看了,我可以!
64L:……呃,这,虽然有些扫兴但是我要指出一下,图上画的是鱼鳞甲和板甲,但事实上秦早期应该是以皮甲布甲为主,皮甲……长这个样【普通】
65L:好土
66L:我觉得我可以接受艺术加工!
67L:64L不要误导群众!!先秦时期甲胄的确是以皮甲为主,但是秦朝情况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始皇在平定各国叛乱之后就改变了军队配置和募兵方法。
原本秦国是全民皆兵,而且都是义务兵,秦国又是军功授爵,征兵制度有点像国家发福利给你工作机会,所以甲胄要自带。但是等到改制之后就成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存并且逐渐向募兵制过度。
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秦国的军队更加的正规化,而且就如今出土的秦简上说明,秦国的征兵制服役时间是三年,20岁开始服役,一年在本郡服役学习骑射,然后两年去守卫京师或者戍边,三年后如果表现的好的可以转为正式兵,一般表现的就退伍还乡。
除了在本郡服役的一年是完全的义务制度,后面的两年乃至于更长时间的服役完全是由国家税务作为支撑,甲胄武器也全都由国家配装。
所以秦朝建国后的甲胄和前期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秦王的亲卫队,《吕氏春秋》里面说秦国后来的配装已经用的是精铁,也有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的复核甲胄,所以那位画师的人设图并不是不可能。
68L:楼上大佬!
69L:考古学没有空话,一切都要以出土文物为准,《吕氏春秋》有多吹牛皮大家心里要有点数,就事实来说目前的考古发现还没有出现这种复合甲,所以它就是不存在的。
70L:始皇大大的手办军团难道不能作为例证吗?还有居然说《吕氏春秋》吹牛?呵呵哒。
71L:考古学家认为手办军团都是冥器,冥器这个东东吧……按照先前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来说的确是存在夸张可能性,比如考古学家认为兵马俑的身高被做高了10厘米,所以只能做参考,还是要以实物为主。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