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他叹道:“道理朕皆知晓,但朕头疼。”
管理一国并非易事,事情并非一波一波的来,而是成批量地扑过来,要不是有老父秦、玄龄和魏征等人一起分担政务,李世民觉得自己能一个头两个大,得把自己累死。
但看到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李世民道:“地方的贤才需经过选拔与考核,再经过长途跋涉,至少下月底才会来第一波。”
其他人认同:“此事急不得。”
“而关于钱财方面嘛……”
实际上现如今的大秦如若走汉初的风格一直修养生息,可能不到两年一切就能进入正轨。
但就像一开始所说的那般,等不了那两年。
李世民拿起手中的奏折道:“探子来报,近几月旧齐和旧韩之地在商业上有诸多变动,明日具体的消息就来了。”
旧韩和旧齐之地有许多余孽掩藏在地方,煽动百姓蠢蠢欲动,现在更是影响到了商业,也不知具体是什么。
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的人已经远赴地方打探。
人才两月后就能准备就绪,那钱也得准备好。
此刻,李世民开始思考他们唐时期有何发展商业的方法。
无奈,所想到的法子都是需要两年才能收获的,能促进商业发展,但并不能半年内为国库涨收。
毕竟官不与民争利,收缴商业税可以,但是与民争利不可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李世民又开始思考他家臣子们了。
在李世民的脑海中他有几个臣子就很能赚钱。
集思广益集思广益,就得集齐许多人的思才能益。
在李世民苦恼家中钱财少得可怜之时,此时的狄县有人也在拿着自己的账本发愁,但他不是可怜自己家的账目上赚的钱少,而是……
“子平,这些钱果然不应该就这么拱手送人啊。”杜如晦面色冷然,但细看却能看到满心满眼的啊对账目上钱的心疼。
陈平拿过杜如晦手中的账本,此时的他不复一开始的苍白瘦弱,经过半个月的精养他面色甚至比以往更加红润俊美,他劝慰道:“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理是这个理,但……
杜如晦笑了,因为通过最近大秦的变动,他已经能猜到他家陛下最近的状态了:“我的主君现在可能在为钱财而烦恼,我们却要把这钱先暂存在别人手中,啧。”
在一开始的协商中,他需把一月的盈利划走一半给田家,但谁叫一半也过分可观了呢?
看看现在田家过得那个叫奢侈,甚至开始有胆量呼朋唤友,召集其他六国余孽来狄县想怎么推翻秦朝了。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但那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流了出去,杜如晦还是心疼了,毕竟那花的都是他要给陛下的钱。
是的,杜如晦早就敢肯定现在登基的秦二世就是他家陛下。
不是他家陛下谁会在秦朝喊出“民为邦本”这种话?谁家身边会有房玄龄和尉迟敬德?谁家会在这个时候拿出纸和印刷术?还有那一大堆只有他们唐朝才会发明出来的东西?
当然,最主要的是那发布到全国的察举令上面,写的是‘凌烟阁’三字。
他的陛下在等待着他们。
想到这里,杜如晦更心疼这钱了!
陈平看着心疼快溢出眼底的杜如晦,他被杜如晦砸到又救起来,虽不知为何杜如晦会对他的能力如此放心,但他确实也没有辜负杜如晦,把生意越做越大,直接遍布了周边郡县,搜刮了无数富商们的钱财。
他不知为何杜如晦热衷于把商铺插遍周边郡县,但他尊重对方的想法,并协助对方。